close

國道5號又稱「蔣渭水高速公路」,是台灣首條橫跨東西部的高速公路,因目前通車路段自台北市南港區宜蘭縣蘇澳鎮,故一般民眾稱之為「北宜高速公路」。未來計劃從蘇澳往花蓮及台東延伸,末端的蘇澳交流道已預留延伸的空間。此名稱係為紀念日治時期出身宜蘭的抗領袖蔣渭水

北起自台北市南港區、迄於宜蘭縣蘇澳鎮,以雙向四線道鋪設,是台灣東部最早通車的高速公路。交流道設有南港系統、石碇等七座交流道,收費站則有頭城收費站(頭城以南各匝道皆有收費站,但目前未使用)。北宜高速公路的隧道有南港隧道、石碇隧道、烏塗隧道、彭山隧道、雪山隧道,其中雪山隧道因難度之高而聞名全球,並於2006年6月16日全線通車。

北宜高速公路的雪山隧道,原名坪林隧道,此名稱當時已被大英百科全書收錄,認定為東亞第一長隧道。2001年陳水扁總統親自訪查,認為坪林鄉位於雪山山脈支脈,且隧道橫跨台北縣坪林鄉宜蘭縣頭城鎮兩行政區(雪山隧道全長2/3位於坪林鄉內,1/3位於頭城鎮內,依照國道命名慣例,本應命名為坪林隧道、但頭城居民對此不滿),遂建議更名雪山隧道,相關單位於一星期後立即進行換牌作業。

雪山隧道,全長12.9公里,歷經15年的施工及多次的工程意外,於2004年9月正式貫通,並於2006年6月16日正式啟用,設計最高時速80公里,雙向雙孔。此隧道施工難度之高,還列入了大英百科全書[1]。目前是台灣及東亞最長,世界第五長的公路隧道。全線的車道數均為四車道,南港至頭城為主線收費站。考量到未來高速公路將改採匝道收費,因此頭城以南為匝道閉合式收費站。

為求能在2005年12月31日全線通車,交通部以降低雪山隧道通風及交控系統履勘標準,使小型車在當日能優先通行,以符合地方需求,但也造成了施工品質及安全的疑慮。由於消防演練未完成,使得通車日程再度延後,原交通部定於2006年1月農曆新年前,能使雪山隧道完成履勘工程,並階段性通車,但因履勘缺失尚未能獲得改善而延遲。隨後在工程人員的持續努力下,消防系統與安全演練順利完成,於2006年6月16日全線通車。

雪山隧道是繼台76線八卦山隧道後台灣第二條長度超過4公里的公路長隧道。由於長隧道存在一定的安全顧慮,雪山隧道也有相關的安全措施。交通部在雪山隧道通車前,在各大媒體廣告和國道工程局網站上宣導有關雪山隧道的行車注意事項,包括隧道內限速70公里(但並無寬容值)、保持安全間隔50公尺、開大燈、應收聽警察廣播電台(FM 104.9)、火警時的處理方式等,隧道內並設有自動照相措施避免駕駛人刻意違規而造成的危險。初期通車僅限小型車通行,自2007年11月15日起開放大客車通行。

不過隧道內嚴格的行車規定,駕駛人尚未熟悉雪山隧道內的行車規則,再加上好奇心作祟,造成堵車的問題:因駕駛人深怕被開單告發,行經雪山隧道時刻意放慢速度,導致隧道兩端的交通嚴重塞車,原先國道警察對於此一規定並無放寬之打算,但在宜蘭地方強烈要求之下,交通部同意自2006年9月16日起放寬「超速執法取締寬容值」為10km/h。自2007年10月1日起,坪林以北速限調高為80km/h,早期連接台北-宜蘭的台2線台9線公路則因高速公路通車後車流大幅減少,台鐵宜蘭線的旅運量也立即受到衝擊,旅客數量減少近一成。2008年3月16日雪山隧道調高速限為80km/h,另2008年5月1日亦將南港系統交流道至頭城交流道路段(含雪山隧道)最低速限由50km/h提高為60km/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love602class 的頭像
    ilove602class

    602 億萬小學堂

    ilove602clas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